我們經常感覺很累,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趣?還有伙伴問過我怎樣能夠幸福,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角度推送一些內容教大家如何專注且幸福。
首先,我們反觀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,是不是越來越多的朋友感覺日子越過越沒勁兒,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來?
日復一日的上下班,一日三餐味同嚼蠟。周末家務,即便休閑娛樂之后,心里只??仗?。
偶爾的旅行也是上車睡覺、下車拍照,并沒有增加生活的熱情。一張張 “生無可戀” 的臉,幸福早已成為奢求而不可得的表情。
一般人認為,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心無牽掛、完全放松的時候,其實不然。
雖然這些時候我們能體會到快樂,但是最愉悅,最酣暢淋漓的時刻,通常出現在一個人為了某項艱巨的任務而辛苦付出、并把體能和智力都發揮到極致的時刻。
在這種時刻里人們的狀態,我們心理學稱之為:“心流(Flow)”。
Flow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英文單詞,其實就是水流的意思。
想想那山間泉水的潺潺流動,如此簡單但又如此專注,如此澄澈卻又浸潤深厚 —— 若是我們的心理狀態也能 flow 起來,這種生命的流動,必須是極致的幸福體驗!
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權利,也都有獲得幸福的潛能。幸福與否,就看你是否擁有心流體驗。
讓你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,達到忘我的程度,并由此獲得內心秩序和安寧的狀態。讓人生這趟旅程充滿愛、驚奇、幸福和意義。
那么問題來了,人生的航程中,如何才能讓心流體驗陪伴我們左右呢?
一、為什么說 “心流是人生的極致體驗”?
“心流” 這個概念,由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賴(Mihaly Csikszentmihalyi)提出。
米哈里通過對運動員、藝術家、國際象棋手等不同人群的大量調研發現,這些人所描述的最幸福的時光有著高度的一致性,那就是:
全身心地沉迷于自己所喜歡的當下的活動中,并且能連貫流暢地持續下去,而這種體驗可使個人生活質量達到最大化和最優化。
米哈里這樣描述心流的體驗:
你感覺自己完完全全在為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,就連自身也都因此顯得很遙遠。
時光飛逝,你覺得自己的每一個動作、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發生、發展。
你覺得自己全神貫注,所有的能力被發揮到極致。
通俗點說:心流就是人們全身心投入某件事的一種心理狀態。
思考一下,你有過這樣心理狀態的時刻嗎?
二、心理能量流動的特征
心流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。
在米哈里 2004 年的 TED 演講《Flow, the Secret to Happiness(心流,幸福的秘訣)》中,他把人們對于心流的感受歸納為以下 7 個特征:
1.完全沉浸。全神貫注于你正在做的事情當中。
2.感到狂喜。脫離日?,F實當中,感受一種喜悅的狀態。
3.內心清晰。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,并知道如何完成得更好。
4.力所能及。自己的技能完全匹配所從事的任務。
5.寧靜安詳。毫不擔心自己,甚至喪失自我覺察。
6.時光飛逝。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速流逝。
7.內在動力。正如我們常說的 “享受過程,莫問結果” 一樣,對一件事情的外部獎勵會降低本身的內部動機。
我們選擇某一行業,最初多出于興趣,漸漸地我們把它當做了工作,形成了職業倦怠,失去了最初的喜愛。
所以我們不要因為走得太遠,就忘記了為什么出發。
不過,以上描述都來自于人們對自己處于 “心流” 時感受的回憶,因為正在處于心流中的人處于一種投入而忘我的狀態,甚至喪失對自我意識、感官及時空的覺察力。
所以,心流更多時候存在于人們的回溯當中,太刻意去尋找心流,反而會適得其反。
正如哲學家密爾所說 :“自問是否幸福,幸福的感覺就已蕩然無存了。” 只有在不計較好壞,全身心投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時,才會覺得幸福。
所謂忘記自己跟看見自己一樣重要。但我們還是可以為更好地獲得心流而做一些準備。
三、達成心流的 3 個必備條件
根據心流 “內在動力” 這項特征,不難想到:
當人們在做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事情的時候,更容易獲得心流的體驗。
因此,我們要嘗試更多的事情,結合自己的優勢、特長和技能,找到自己工作中的樂趣,然后讓這些活動滿足以下三個條件,就容易獲得心流:
1.每一步都有明確而具體的目標。
具體而明確的目標能夠幫助人們清除雜念,集中注意力,對自己能否勝任有所把握。
2.每一步行動都能得到迅速的反饋。
迅速的反饋可以幫助人們做出及時的調整,避免反復碰壁而感到挫折。同時,能夠判斷自己是否有所改進。
3.技能水平與挑戰難度的完美匹配。
日常生活中,如果一件事情挑戰性很強但我們的水平相對有限,那我們便會感到沮喪和焦慮。反之,如果我們的技能大大高于挑戰,我們便會感到乏味無力。
處在乏味和焦慮二者之中、技能與挑戰恰到好處的平衡,并且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,挑戰更高難度的任務,才是真心愉悅的保證。
四、認真問完自己這 3 個問題
很多人認為工作很無趣,但諷刺的是:工作時間的樂趣,其實比閑暇時間豐富許多。
米哈里的調查研究顯示:工作時出現心流的概率有 54%,大大高于休閑時的 18%。
這是因為:工作有類似心流活動的內在目標、反饋、游戲規則與挑戰,能使人投入,全神貫注,渾然忘我。
—— 聰明的你應該已經發現了,上面這句話里,就藏著 “達成心流狀態的 3 個必備條件”!
下面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這 3 個必備條件:我們平日的工作和學習狀態,離心流還有多遠?(或者說,其實我們離心流,到底有多近?)
問問自己:你的工作目標是什么?
一旦你決定好職業,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中,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,千萬不要有怨言,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,這就是成功的秘訣,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。
試問,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是否有這樣的心態,我們的目標是漲工資?當領導?還是什么?
這些都沒有問題,但前提是一定要熱愛自己的事業,并為之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。
有沒有收到每一步的反饋?
我們在工作中也會隨時收到領導、同行或者客戶對我們的反饋,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反饋,來修正自己的目標。
有沒有合理匹配挑戰和技能?
如果你有得選,一份有壓力、一份無壓力的工作,在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,你會如何選擇?
—— 其實最好的生活方式,是去選擇那份對你有意義的事情,然后相信:“我有處理好伴隨而來的壓力的能力”,或是 “我有培養出抗壓策略的潛力”。
試問,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會不斷提升的自己的技能來應對更高的挑戰嗎?
還是滿足于現狀,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,尤其是奮斗到一定崗位或者具備某些特殊技能的人,是否停下了自己不斷精進,追求卓越的腳步了呢?
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上面的 “心流達成之 3 大必要條件”:清晰的目標、及時的反饋、技能和挑戰的匹配。
由此可知,要想在工作中增加心流體驗,就要主動去設計、規劃、安排自己的工作:
對自己的工作計劃有清晰的目標,可以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,就像游戲升級一樣;
然后不斷獲得上司、同行、客戶的反饋,即時修正目標或工作成果;
最后要找到適合自己,能夠發揮自己最大優勢的工作,不斷提升工作技能,讓技能和挑戰盡可能相匹配。
談完工作,我們再來談談休閑。
“啥?休閑不就是玩玩鬧鬧或者睡睡覺嗎?還用得著你教?”
心流狀態下的閑暇時間,大有不同!
很多人都很期待下班或周末,準備好好享受這些閑暇時光,可是他們并不知道如何利用休閑時間。
不去運動,而是坐在電視機前觀賞體育比賽;
不去畫畫,而是去畫廊看畫展;
不去創作音樂,而是去聽人山人海的演唱會;
不去讀書,而是去聽別人的讀后感;
不去自己動手制作美食,而是吃遍大街小巷……
其實,對于很多人來說,這些已經是非常高級的休閑活動了,最起碼沒有躺在沙發上,薯片外賣電視劇。
當然,這里也并不是想說看體育比賽、看畫展、聽音樂會、享受美食是不好的,它們讓我們放松,讓我們開闊眼界,讓我們享受生活。
但是,我想強調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幸福體驗。
這種享樂除了給我們帶來瞬間的快感之外,很難給我們留下任何紀念。被動娛樂過后,可能什么也沒有,更多人是成為了朋友圈的炫耀,贏得消極的關注。
就像心靈的 “寄生蟲” 一般,吸收我們的精神能量,使我們變得比原來更疲倦、更空虛,最后只剩下一副空殼。
未來不僅屬于積極學習的人,更屬于那些懂得善用閑暇的人。
我們要盡可能找到自己能專注沉浸的愛好,然后在探索各種不同可能性的過程中發現更多面的自己,掌握更多的技能。
最重要的是,獲得幸福的心流體驗。
五、寫在最后
心流,這個詞真的很美。生命是流動的,心的節奏和能量,也是如此。
真正幸福的人,無論是在工作學習之時,還是在閑暇娛樂之時,都能把握這種流動,跟上這種節奏。
而獲得幸福生活的秘密就在于:學會盡可能地從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中創造樂趣,獲得心流的體驗。
日積月累,這些體驗會匯聚成一種掌控感,一種能夠自行決定生命內涵的掌控感。而這種感覺,無疑是一生中最愉悅的時光。
愿我們群里每一個人,都能積極學習,自我提高,在生活中體驗到無窮無盡的 “心流”,找到屬于自己豐盈的幸福。
今天的推送就到這里。我們的推送也持續了一段時間,每天工作特別忙,但想到能或多或少讓看到和學習的伙伴們多少有點收獲,就覺得還是會有一些欣慰。
祝大家好心情?。ㄔ瓌撐恼?,轉載請注明出處?。?/p>